日前,浙江明天机械有限公司通过市科技局发放的科技创新券在云集4000多家专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专利)中介、金融服务等机构的省科技云服务平台上,淘到了自己想要的科技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6月,我市共向企业和创业者发放创新券1113.99万元,企业和创业者使用创新券121.18万元,分别居温州第一位和第二位。
浙江明天机械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经营了20多年的医药机械设备公司。2015年,该公司与瑞安激光示范中心合作,对产品进行激光加工,需要支付加工费八九万元。于是,该公司用当年向市科技局申领的额度为1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支付了其中50%费用,剩下50%费用自理,可以说是节省了一半的开支。
浙江永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科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我市本土企业也都通过使用科技创新券,尝到了“甜头”。2016年6月,浙江永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领取了额度为1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比2015年第一次申领时额度提高了一倍。“创新券的应用,为企业从事创新活动分担了成本,降低了风险,大大提高了企业创新积极性。”浙江永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在软件检测和外观设计等方面的一半费用是使用科技创新券支付的。
市科技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周纪建告诉记者,科技创新券不仅使企业享受到了优惠价格,而且还通过使用优惠券的平台——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http://www.zjsti.gov.cn/),享受到了资源对接。据了解,该平台将省科技厅的科研项目、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网上技术市场、科技报告等各类子平台,全部集中到“同一个平台”,成为企业申报项目、查询、评价、服务的唯一入口。“过去企业找检测机构、企业研究院等载体,碍于信息匮乏,无从判断其专业性和资质性;现在通过云服务平台,海量资源任由企业选择,而且具有权威性,企业可以方便地选择自己所需的资源和服务。”周纪建说。
2015年6月,我市首次推出科技创新券,以“企业创新、政府买单”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来降低企业和创业者的科技创新成本。2016年6月,我市推出了《瑞安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7年4月,我市又出台了《瑞安市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二十条(试行)》,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专利示范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领军工业企业、高成长型工业企业等六类企业的科技创新券额度提高至20万元,进一步加大了科技创新券推行使用力度。
据了解,我市科技创新券的发放对象是在我市注册、纳税并在各类创新载体购买科技服务的所有企业(创业者)。科技创新券分为委托服务券和成果转化券两种类别。企业使用委托服务券,到各类创新载体寻求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最高可抵用50%技术服务费,每家企业年度最高申领额度10万元;企业使用成果转化券,对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集团引进的技术成果,在本市进行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项目,按网上技术市场实际交易额的10%给予补助,单项补助额最高100万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在省科技云服务平台上注册的瑞安企业达570家,推进48家创新载体科研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服务64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