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觉承担起家族企业的使命,却曾一度陷入迷茫;一路摸索中,他褪去稚嫩,逐渐成为一名成熟的企业家。他就是稳立集团旗下的浙江稳达减振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岑康康。
在他的带领下,“稳达”进入平稳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转型发展。他告诉记者,他不求做大,但求做强、做精、做稳企业。
一度陷迷茫重新调整管理战略
2014年,岑康康从英国留学归来,出于对企业的责任,以及感恩于父亲对他的培养,毅然挑起了家族事业的重担。然而,回归后的近一个月里,他对庞大的家族事业无从入手,十分迷惘。
要么接手外地项目,要么留在瑞安接管核心企业,当时岑康康的父亲如此建议。“整个家族企业是从稳达减振器起步的,稳达减振器其实就是整个家族的根本。”岑康康说。再大的事业也需要稳固的根基,只有如此,才能有所突破发展。深思熟虑后,岑康康选择了接管“稳达”。
“有信心的人不一定能把事情干好,但是没有信心的人一定做不好事情。”在接管“稳达”后,岑康康不断地给自己树立信心。
接管后,岑康康打出“温情牌”,把员工请到办公室里谈心,试着了解员工,拉近彼此的距离。然而,半年之后,岑康康发现这个战略并不奏效。“在工作中,再好的私交只会成为你管理的阻碍,所以想要得到快速高效的工作效率,我认为应该采用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他说。
岑康康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果断调整策略和组织架构,让人到位、心到位、责任到位,并且改变了行事风格。
“私底下,我和员工是朋友,但在公司里,我们就是上下级关系。出现问题,我会尽可能地协助解决,但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交由他自己亲自操作。”显然,岑康康已经渐渐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方式。
精益化管理对生产动起“手术”
除了对员工的管理,岑康康更是对生产环节动起了“手术”。他说,企业以前就想尝试精益化管理,但苦于缺乏人才,直到去年底觅得人才,得以为企业量身定制一套精益化管理模式。
目前,该管理方式已在焊接车间成功试点,既节约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接下来,将在企业内推广实施。
像许多转型升级中的企业一样,岑康康也把目光投向了技术改造。走进活塞杆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据介绍,活塞杆是减振器的必要零部件,通过活塞杆做功能够带动减振器起到减振效果,因此它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非常高的部件。而“稳达”在这个重要部件的生产水平,目前已领先国内。
“这些是由我们将多台磨床组装而成的,每台磨床都是从国外进口,每台都价值数百万元。”在车间内,岑康康指着一台大型机器说,同类型的国产磨床价格在30万元左右,但为精益求精,保证产品质量,“稳达”不惜重金购入进口设备。
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塞杆加工完毕后还要送入9米长的活塞杆超声波清洗机内,经过超声波、喷淋、烘干3个步骤“洗礼”。据介绍,该设备共投入120多万元,由“稳达”委托供应商定制,可以有效清洁活塞杆表面的污垢和油渍,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
突围配套市场打造品牌知名度
一年来,岑康康把眼光又投向了国内的配套市场。“相比售后市场,减振器的配套市场有利于打造我们的品牌。”他说。据介绍,售后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从长远发展考虑,打造自己的品牌才是企业发展基石。
然而,进入配套市场相当不易,两三年前,稳立集团就曾与国内的一家汽车公司供应配套产品,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最终未能取得良好的成果。近年来,岑康康再次锁定国内的配套市场,因有先前的经验累积,企业成功地拿下了多家汽车主机厂的订单。
岑康康坦言道,拿下一份配套订单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拿下好几份售后订单了。除了验厂检验等,产品质量测试也是场拉锯战,个别订单更是跟踪了2年多才得以拿下。即便如此,岑康康甘之如饴。“这是打造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契机!”他说。
眼下,稳立集团涉及减振器、顶胶、电镀以及新能源等领域,其中减振器始终是该集团的核心业务,也是岑康康主营方向。目前,稳立集团减振器年产能超600万支,产品覆盖型号超8000种,年开发新产品超500种,为世界各地汽车主机厂及售后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第一代创业
蓬勃发展后进入管理出效益时代
岑康康的父亲岑慎洪是从汽车修理师傅起步,后来又从事编织袋生产。随着塘下汽摩配发展,1996年,岑慎洪与合伙人成立了稳达减振器有限公司。“当时外贸市场非常发达,我们的企业做得风生水起,订单应接不暇。”岑慎洪说。
2006年,岑慎洪投资数千万元购买了电镀车间,并配备了两条全自动高速硬铬电镀线,不仅大大提升了活塞杆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还率先成为中国少数拥有电镀厂的民营减振器公司之一。据了解,汽车减振器活塞杆是影响汽车减振器质量和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活塞杆表面电镀是产品的关键,电镀厂的成立是对减振器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岑慎洪的带领下,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技术和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并参与制定减振器国家标准的制定,担任减振器行业技术委员会理事单位,为中国减振器行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直到2008年金融海啸后,兴盛的增长方式已经成为过去,企业进入了管理出效益的时代。但是如何管理,对于一家传统企业来说是一个大问题。那些年里,岑慎洪广纳人才,甚至多次与各行各业成功的企业家进行交流学习,最终摸索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
>>>父辈寄语
稳立集团董事长岑慎洪:这几年以及未来数年是家族企业传承换代的关键期,新生代能否契合时代发展,挑起企业持续发展的担子,我们拭目以待。可以说,这代年轻人不管从创新能力,还是从国际视野上,都要比我们那代人强。现在,他们缺的是经验。希望能够敢于尝试,多些历练,靠着自己的努力,在父辈基业上再“创业”,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对话岑康康
记者: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减振器设计者、研发者和销售商,你对于减振器行业发展有怎么建议?
岑康康:我市的减振器发展要早于台州,但是眼下却落后于台州。我觉得,一个行业的发展应该要形成产业集群化,需要企业做多方面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重视专业化分工、产业链延伸等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整合资源,支持企业科研和技术创新,使集群效应得到充分释放。
记者:对于企业发展有怎样的期望?
岑康康:希望能够把“稳达”这个品牌打响。当然,品牌的核心是产品质量,我们要进一步夯实企业发展实力,打造技术更强、性能更好、质量更优的减振器产品。
>>>人物名片
岑康康,稳立集团董事长岑慎洪之子,1988年出生,现任浙江稳达减振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瑞安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