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出生的他,人到中年才毅然投身实业,拥有一股年轻人的闯劲和勇气;他创办的企业成立于2015年,还很年轻,却有着不一样的魄力和底气,已囊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诸多荣誉,2023年被授为温州市“最美工厂”,在全国业界享有一定知名度。他就是玉海街道新乡贤联谊会副会长、浙江中瑞橡胶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瑞橡胶)董事长王建森。
中年创办实业:专家认可,家人反对
“人到中年,选择从贸易到实体企业,投资大、风险大,搞不好半辈子积累的血汗钱会打水漂。”王建森回忆说。为此,王建森前后又花了两年时间,去各地考察,反复演练,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思虑再三,终下决定。王建森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于2015年成立浙江中瑞橡胶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王建森邀请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专家进行橡胶混炼胶全自动生产流水线设计,并从全国各地购买生产设备,请专家来瑞进行设备自动化连接。2016年10月份,中瑞橡胶正式投产。彼时,王建森已48岁。
中瑞橡胶起步:智能工厂,绿色炼胶
走进中瑞橡胶,处处感受到企业绿色与智能的气息。一楼到四楼偌大的生产车间,只有寥寥几位工人;数千平方米的仓储中心,只有一名工人在工作台前操控,用机器传输着数百公斤货物。
因为对绿色与智能的执着,中瑞橡胶先后成为瑞安、温州、全国级混炼胶的优质供应商。中瑞橡胶正式投产后,立即吸引了中国橡胶协会的目光,该协会组织工作人员多次来瑞调研;中瑞橡胶还设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与青岛科技大学、温州大学、中国橡胶协会就橡胶业、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领域展开“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多项发明专利和技术知识产权,均得到实际生产应用。
期间,中瑞橡胶获得行业绿色鞋用材料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制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起草单位等荣誉,正式受邀参与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王建森多次主持或参加起草行业标准制定,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他还获得橡胶密炼设备、粉末活颗粒装配料仓、自动配料机第三发明人等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关注民生公益:惜才爱才,时代担当
原“回力”的总工、原“双星”的副总成为中瑞橡胶的一员。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高端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搭建菁英人才班、创新工坊、内训师等培训平台,以赛代训,开展20余场次技能大赛,建立“在岗提升、集中培训、知识管理”三大培训机制。
另外,中瑞橡胶还制订《人才选、育、用、留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用人原则和技术人员的薪资、福利制度及考核方式,系列激励政策和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员工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2022年8月18日,中瑞橡胶特意召开“合理化建议创新活动”启动会,收集意见建议,集中员工智慧,勇当数字化引领者、创新技术示范者、高质量发展践行者,持续探索行业前沿应用,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企业再迎新发展。
而作为瑞安市政协委员,王建森十分关注民生,积极参政议政。他曾提出建议,想办法留住新瑞安人。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能力提升培训班,赴高楼镇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座谈非遗文化商业化运作,讨论工商联界别活动方案;前往洞头开展海岛共同富裕工作考察;赴平阳坑民生议事堂开展工商联界别社情民意大家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