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机械工科男,80后的创二代,座右铭是“与知识和智慧为伍”。他从500强外企回归家族民企,发挥专业专长,推动传统的锻造企业成功转型为集研发、技术、生产、工贸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聚焦新动能
做科学打铁的发扬者
拿着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余鸣亮毕业后有1年多的时间在外资企业工作。2015年1月他回到家乡瑞安,在其家族企业联大锻压从事技术方面工作。多年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习和机械行业外企的锤炼,让他对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有着独特的理解,从基层着手,更便于他挖掘和升华联大锻压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特性。
在技术岗位上,余鸣亮牵头启动了全液压锻锤机组的引进和工艺开发项目,全程负责锻锤机组的前期方案设计、厂家生产跟踪和现场安装调试,通过和生产技术部同事的共同努力,顺利实现了锻造最大口径40寸、最大单件锻件重量8吨的跨越式前进。
2018年,在晋升为公司总经理之后,余鸣亮带领公司大抓各类研发项目,2022年研发资金投入近700万元,技改项目累计固定资产投入1200万元。通过持续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共获得5项发明专利,28项新型实用专利,还有2项发明专利正在申报中。未来两年企业还将投入3000万元,打造重型锻造车间智能示范生产线(MES系统)。
在余鸣亮看来,以市场营销为王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已不能带动联大迈入更广阔的发展快车道,科技研发将始终是新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必须以科技项目持续促进企业新产品研发和工艺革新。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联大锻压呈稳健发展态势,公司总产值从2017年的约7000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8亿元。
锚定新方向
开启锻压制造新时代
余鸣亮始终认为,持续推进产品线上的更新换代、多点布局,才是一家企业维持长久生命力的核心要素。
他大力推动了高精密碾锻大口径球阀研发项目,带领技术团队共同研发了阀体阀盖高筒节碾制工艺 、“哈夫”模具阀盖锻造工艺 、全焊接阀盖锻造工艺 。这些全新的锻造工艺的投入使用大幅度降低了加工过程中的工时和成本,最多可降低30%的锻件重量和成本。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效益增长,仅哈夫模具锻造精密阀盖就已带动公司新增近3000万元产值。
只有登高望远,方能一览无余。他进一步深化瑞安总部生产技术团队和上海研发中心团队联动合作,依托上海丰富的研发资源,时刻保持对国际锻压行业最新业态的接轨和汲取。他作为战略供方(供应关键锻件零部件),深度参与国家“卡脖子”攻关工程—LNG用关键超低温阀门国产化项目。他极力推动开展和上海重型机器厂和上海电机学院的校企合作项目,聚焦大吨位多向模锻压力机和数控卧式碾环机配合的净成型重型锻件锻造工艺技术开发。
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歇,展望联大的未来,余鸣亮将带领技术团队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改造,通过和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去实现锻造车间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去助推锻造难题的技术攻关;通过企业管理软件定制化开发项目去实现锻造工厂的信息化和可视化。
他说,致力于成为“全流程的工业阀门锻件技术服务商”,在工业阀门锻件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隐形冠军”企业,这是“联大人”的使命和追求。近年来,联大锻压先后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温州市高成长型工业企业、瑞安市领军工业企业等称号。
积极建言献策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2022年,余鸣亮被推荐为瑞安市政协委员。作为一名瑞安市政协十四届新委员,他立足本行,勤勉工作,认真思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积极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及时落实政府决策部署,做好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
一年来,经过深入调研,余鸣亮认真撰写提案《关于加快推进瑞安市天然气江南门站和分输站项目建设的建议》;关注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参与撰写的“废钢行业受‘三链’制约严重,亟待多措并举,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上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重视天然气项目建设有效降低企业负担的几点建议”获市主要领导批示,2023年两会上更是作为工商联界别代表大会发言,主题是“关于推动我市机械制造(高端装备)产业链发展,打造国家级高端泵阀产业基地的建议”,被列为2023年政协重点提案。
“接下来,我将继续立足本行,积极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余鸣亮表示,除了经营好企业,他也会尽自己所能为政协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