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企业的管理者,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企业家的责任不仅需要先天禀赋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还需要后天的不断学习。
日前,为期5天的瑞安市第十三期企业家管理创新研修班在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举行。这5天里,瑞安市约90名企业家走进校园,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讲课,立足“两个健康”,共谋企业改革发展。
本次研修班由市工商联和市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学员年龄跨度从60后到00后。研修班邀请多位专家教授,讲解分析数字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热点经济问题及经济现象。
在开班仪式上,市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张子勉表示,学员们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仔细钻研,力争在学习中寻找企业新的增长点;既要注重课堂学习,也要注重相互交流,集思广益,通过思想碰撞,做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信息,交到更多的朋友。
本次研修班课程设置丰富,从中国崛起与周边安全形势,到领导艺术与领导力和企业的激励机制与薪酬体系,到数字时代的企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再到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解读,让企业家们充分把握清晰的思想脉络和前沿的经济脉搏。
本次研修班的第一堂课是浙江大学特聘教授、退役中校何德明带来的《中国崛起与周边安全形势》。他结合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国际关系以及与美国之间的政治、外交博弈上出发,深刻阐述剖析了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
浙江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王端旭分别带来了《领导艺术与领导力》和《激励机制与薪酬体系》两个主题讲座。
“卓越领导力的关键要点是事前把工作安排给合适的人去做,事中对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事后对工作成果进行针对性激励。”“企业如何以有效的成本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来赢得竞争优势?要从外部竞争性、内部一致性、企业管理、员工的贡献等多角度考虑。”……在《领导艺术与领导力》课堂上,王端旭抛出一个个观点,学员们则认真记着笔记,如海绵般吸收着知识。
在《激励机制与薪酬体系》的课程上,王端旭从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员工胜任岗位的素质等方面引导学员。王端旭认为,知识、技能属于表层的胜任特征,漂浮在水面上,比较容易被发现、被改变,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属于深层的胜任特征,隐藏在水面下,比较难以被发现、被改变 。
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引领和支撑作用。近10年来,数字经济对中国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数字经济创造新模式、新场景、新动能的能力越来越强,数字经济的融合水平越来越高;发展数字经济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越来越好。此次培训课上,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讲师团导师兼副秘书长,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商务总裁班特聘专家于明鉴带来的《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就给了学员不小的启发。
“传统企业要用互联网的思维进行颠覆式创新,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对用户体验的颠覆:把复杂的变得简单,把昂贵的变得便宜,把收费的变为免费。”于明鉴说,大家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从基础设施看,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 ; 从计算模式看,这是一个云计算时代 ; 从信息资源看,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从数据应用看,这是一个智能化时代。大家要把握新时代的新动力,在突破中成长。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凤进的主题讲座《新时代、新阶段、新目标、新格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十四五”规划分析》分析经济形势,强调了创新的重要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课堂上,凤进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十四五”时期,企业家们要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同时还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宁波市委党校副教授、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于海腾则为学员们深度解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
除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之外,本次培训还设置了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实地参观了正山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山智能)和舟山城市展示馆。
精彩的课程给了学员们丰富的“精神养分”。此次参加培训的企业家有60后的企业家,有70后、80后的“中坚一代”,也有不少90后、00后的新生代企业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学员中“新面孔”比较多,很多新生代的企业家开始进入企业,在新的舞台上散发光芒,接受新一轮的知识洗礼。
企业家们纷纷表示,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学习,但收获满满。通过此次培训,使大家对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提升了战略思维,开阔了眼界思路,提高了管理经营企业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