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围满前来办事的市民,其中不少是前来咨询和办理营业执照的。市市监局行政审批科副科长秦月盈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市小微企业新增68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8.5%。出现这种创业“井喷”的局面,主要得益于我市的好政策、好举措。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建小微园、广设平台供资金、“免减奖补”等优惠政策,形成小微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昨日上午,在我市江南科技孵化小微园,一辆辆装满货物的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入驻这里的经营者们正热情地向前来采购的客户介绍产品,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处处涌动的创业激情。
建小微园,保用地。我市大力度推进小微园建设,明确全市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0%以上用于工业,并优先保障小微园用地需求,布局建设23个100至500亩大小不等的三类小微园,共5623亩。目前已建成小微园5个1629亩;在建小微园8个1662亩。
“优先为小微园发展提供供地保障,就是为了满足小微企业迫切的生产用地用房需求,破解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中的空间制约。”市经信局副局长张明华说。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全国性难题,我市却为此探索出一条新路。在瑞安,大多小微企业由于贷款期限与生产经营周期不匹配,存在“短贷长用”的情况,存在较大的“担保链”和“资金链”风险。为有效缓解该难题,助推小微企业发展,我市在全国首创企业互助还贷增信机制,企业仅需偿还银行利息即可完成转贷。截至目前,成功转贷771笔,金额达11.6亿元。该举措也成为温州金改“新十二条”的重要内容。
我市积极引导企业股改,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提供业务辅导等服务,让拟上市企业能够享受各类股改补助、税收补贴等政策红包。从去年至今,我市共有64家小微企业分别在“新三板”和浙江、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我市还成立温州地区首个科技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创建“政府+银行+企业+担保+评估”的专利权质押贷款模式,2013年至今,已吸引金融机构为20家企业累计发放6000万元科技贷款,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5亿元。
“免减奖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正在给小微企业带来放水养鱼的效应。记者从市市监局获悉,我市出台并落实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非金融企业间借款利息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截至今年2月底,共有近1.8万户次小微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减免所得税额1.4482亿元。去年以来,我市财政核拨专项经费对“个转公司”实行建证建账补助,共对2289家 “个转公司”发放总计457.8万元的建证建账补助。我市还调整企业失业保险费率,共为企业减轻负担1000多万元 ……种种举措,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3月24日,我市还就众创空间出台新政。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根据新出台的《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经认定为瑞安市众创空间的,给予10万元奖励,认定为国家、省、温州市众创空间的,再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奖励额度就高不就低,并给予相应补差。